公开事项/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atters

武昌理工学院“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武昌理工学院“十四五”教育事业

发展规划

2021-2025)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

发展规划处 编制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武昌理工学院持续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按照国家、行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订本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与形势分析

一、发展基础与主要问题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大力调整专业结构,搭建发展平台,加强队伍建设,深化特色发展,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各项办学指标达标,“十三五”规划重点战略任务顺利完成,为“十四五”时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1.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十三五”期间,学校正式启动迎评工作,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自评自建工作,学校在办学条件改善、教学管理规范、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后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领导体制健全、重视内涵发展、重视教学质量保障和以评促建办学成效显著六个方面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绩,2019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公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结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9〕50号),武昌理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结果为“通过”。学校根据评估指出的四点问题,进一步加大投入水平、持续引进高层次师资,进一步加大产教融合力度、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强化质量保障,进一步创新培养模式、坚持凝练办学特色,并于2020年初提交了整改报告。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了办学方向的凝练和办学水平的跃迁,促进了内涵建设和条件建设的提档与升级,是武昌理工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学校发展迈向了新台阶、开启了新征程、进入了新时代。

2.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

“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形成了以“三个突出”“三条路径”“三项改革”为核心的“三维”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完成了一系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教师引导、学生研习、课堂检验、精讲提升、释疑创新”为基本模块的“开发内化”教学模式,持续推行以素质学分为计量单位,以素质测评为评价方式,以“三维评价”为基本特征的素质学分制的评价模式。

“十三五”期间,学校根据区域经济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强化实践教学,聚焦专业内涵建设,注重特色专业培育,重点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护理学、工程造价、工商管理、工艺美术和汉语言文学等6个校级特色专业。人工智能学院与科大讯飞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形成了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生物工程专业与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依托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生物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对工程造价专业进行“智能+”改造,强化BIM工程人才培养,形成了智能+工程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加大了工艺美术专业师资引进和专业定位力度,形成了大师云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设计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

3. 重点战略任务顺利完成

“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了规划的各项任务,其中重点战略任务顺利完成,师资队伍建设成绩突出,办学基础条件建设达标,人才培养质量达成预期规划,学科专业布局合理,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规划43项二级指标中超额完成23项,平均目标达成度为:83.87%,得分较低的指标中:“新增省级重点学科”系省教育厅有关重点学科政策变化所致,“学生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奖”系统计口径变化导致结果降低,“省级科研平台”“国家级科研奖项”等系指标设定较高,对实际建设困难估计不足,“教师获授权专利数量”系学校对国家发明专利激励较大,对其它专利激励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对比指标见下表:

项目

“十三五”目标

“十三五”完成情况(2020年)

目标达成度

师资

队伍

专任教师(人)

861

966

100%

自有教师占比

90%

97%

100%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

40%

46.5%

100%

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

85%

85.3%

100%

博士学位教师占比

25%

25.6%

100%

新增特聘人才(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楚天学者计划等)

5

4

80%

具有海外学习及工作经历教师占比

15%

14.40%

96%

双师型教师占比

40%

40.2%

100%

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

1

2

100%

人才

培养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人)

  15500

16422

100%

毕业生就业率

就业率

93%

93.79%

100%

签约率

90%

92%

100%

优质就业率

50%

38.78%

77.56%

考研、考公、参军、出国留学、创业率

20%

11.76%

58.8%

学生科研、获奖数(五年累计)

论文

600

782

100%

著作

20

30

100%

专利

180

261

100%

参与创业人数

400

579

100%

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奖项

3000

1580

52.67%

学科

专业

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项)

2

2

100%

新增省级重点学科

1

0

0%

本科专业数

38

45

100%

专科专业数

12

10

100%

特色专业数

8

6

75%

科学研究(五年累计)

新增省级科研创新团队(个)

3

5

100%

纵向课题(项)

国家级(部级

10

9

90%

省厅级

218

132

60.55%

科研经费总规模(万元)

10000

8848

88.48%

科研成果转化总规模(万元)

1500

1566.7

100%

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个)

6

3

50%

获得奖项

国家级

2

1

50%

省部级

10

6

60%

核心及以上学术论文(篇)

450

481

100%

出版著作(含译著及教材)(部)

185

160

86.47%

获得专利(件)

260

39

15%

开放

办学

校地、校校、校企合作项目(五年累计)

200

260

100%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五年累计)

100

84

84%

在校留学生(名)

300

240

80%

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五年累计)

10

14

100%

办学条件(五年累计)

投入经费(亿元)

3

2.71

90.33%

建筑总面积(万平方米)

42

40.3

95.95%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元)

7000

6700

95.71%

纸质图书(万册)

160

163.6

100%

(二)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尽管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高层次人才仍不够。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国家教学名师、湖北名师人计划学者等大师级学者仍很缺乏,学科领域领军管理人才不够,国际、国内有显著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也比较缺乏。

2.学科专业特色尚不够。新兴学科尚缺乏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和教学平台支撑,传统优势学科交叉融合不够,缺乏标志性的重大科研项目和创新成果,专业特色凝练不够,优势不突出,与国家及湖北省主导产业结合不紧,服务地方成效不明显。

3.主校区校园面积制约学校进一步扩容发展。学校建筑面积扩增难度较大,难以支撑学校学生数量进一步增长的需要,对于扩大本科办学规模,进一步加大校园建设有所影响。

二、形势分析

(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新机遇

国家和地方对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产生极大的需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移动互联技术的升级,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中国制造2025等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催生着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习近平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国家将陆续出台重大举措,支持并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看,受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国家出台了内外双循环的经济政策,内地需求扩增将拉动投资内迁,中部地区将承接部分沿海外向型产业,拉动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既增强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也打造了湖北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给省内应用型本科院校效仿东部地区开启教育与产业的良性循环提供机遇;武汉市筹建国家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规划亟待人才支撑;此外在疫后重振阶段,湖北省主动对接国家一揽子支持政策,聚焦十大重点产业,新一轮的基建工程项目将有效拉动高等教育需求,在省内占据应用型本科教育半壁江山的民办高等教育迎来机遇期

高等教育普及化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创造新机遇。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1.6%,开始跨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已成为国民基本需求,成为职业生涯的“基础教育”。从大众化阶段到普及化阶段,教育增量主要在教学型和职业技术型高校,目前全国民办本科教育的高校已达434所,在校学生达417.1万人,民办高校数量占全国高校数量三分之一,民办高校在校学生数已占全国高校学生总量的四分之一,民办高校教师占全国高校教师总量的五分之一,民办高等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全国高考人数近三年来迎来反弹增长,2018年至2020年分别为975万、1031万、1071万,湖北省内高考人数2018年2020年分别为37.4万、38.4万、39.48万;全国2019年普通本专科招生914.90万人,比2018年增加123.91万人,增长15.67%;2019年在校生3031.53万人,比2018年增加200.49万人,增长7.08%。湖北作为教育大省对全国高考考生的吸引力持续存在,省内普通高等学校人数近三年也以每年近2万人的增幅增长,且增长主要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部属院校规模基本维持不变。2019年国务院印发“职教20条”,2020年高职扩招100万,旨在解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未来还可能继续扩招,这给民办应用型高校扩容带来机遇。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新挑战

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对民办高校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已进入社会发展的中心,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内涵发展是民办高校提高质量的唯一路径。民办高校办学起步迟、积淀薄,导致质量认同度较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从长远来看还将面临生源萎缩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冲击,民办高校在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必将迎来一轮大洗牌。教育部相继实施的“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等项目虽然惠及民办高校,但未来大多数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项目数和项目质量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规定,办学定位不清晰、教育管理能力低下、区域产业资源不丰蕴、产业资源整合力差的民办高校也将在未来迎来生存挑战。

高水平民办高校发展迅猛,民办高校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在原有的具备硕士招生资格的5家民办院校(其中吉林外国语大学已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基础上批准了商丘学院、安徽新华学院等20余家作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部分民办本科高校也在开展专业硕士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的公办垄断模式已被打破,研究生人才输出呈现多样化。一些民办高校狠抓科研和学科建设,着力培育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强化本科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培育,一些科研指标超过了部分公办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高校呈现教学科研型、应用型和职业技术型并存的局面。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全国200余所独立学院绝大部分会在“十四五”期间逐步转为民办普通高校,从依托母校品牌与普通民办高等本科院校展开形式性竞争过渡到和原有普通民办本科院校展开生源、人才、教学与科研政策、项目、平台资源等更为激烈的全方位的竞争,特别是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依托名校的部分独立学院转设后教师仍将享受政府事业编制,并在资金项目方面获得政府倾斜,民办高校的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

第二部分 发展思路与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公益性办学宗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办学精神,“开放办学、协同育人”的办学道路。紧紧抓住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体制和机制优势,突出体现“开放合作、创新创优”的发展理念,合理设定发展坐标,切实明确实施路径,瞄准学校明显短板,抓住具有牵引作用的关键环节,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综合改革为抓手,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促进学校更加科学地发展,更加健康地发展,更加和谐地发展,更具特色地发展。

二、发展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地方性、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协调发展其他层次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以工、管、艺为主,理、经、文、法、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识素质实、专业素质强、双创素质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服务一线。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学校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实施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工程,建成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高水平民办大学成为全国素质教育品牌高校

四、主要指标

“十四五”期间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见下表。

项目

“十三五”现状

“十四五”目标

办学规模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人)

16422

18000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人)

966

1060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

46.5%

50%

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

85.3%

90%

博士学位教师占比

25.6%

30%

新增特聘人才(位)

12

50

新增学科带头人(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位)

0

3

具有海外学习及工作经历教师占比

14.4%

30%

各专业双师型教师占比

40.2%

50%

新增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个)

2

6

人才培养

学生科研、获奖数(五年累计)

国家级竞赛获奖/其中金奖(一等奖)(项)

137/12

200/20

省级竞赛获奖/其中金奖(一等奖)(项)

1443/138

1550/160

论文/其中核心论文(篇)

782/27

860/32

著作(部)

30

40

授权专利数/国家发明专利数(件)

261/0

500/50

毕业生就业(5年平均)

就业率

93.8%

98%

签约率

92%

95%

优质就业率

38.7%

60%

其中:考研、考公、出国留学、创业率

11.7%

20%

优秀校友

新增优秀校友(位)

300

300

学科专业

学科建设

新增省级特色学科群(个)

0

1

新增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个)

0

3

专业建设

本科专业数

45

50

专科专业数

10

10

特色专业数

6

9

通过国际专业教育认证(项)

0

1

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项)

0

3

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个)

0

2

新增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个)

8

10

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

0

2

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项)

2

6

教学平台与项目建设(新增)

“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

0

3

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个)

2

7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高校(个)

0

1

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个)

0

1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个)

0

7

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个)

1

1

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个)

0

1

教学团队建设(新增)

省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项)

0

1

省级高校优秀教学团队(个)

2

4

省级高校基层教学组织(个)

2

6

科学研究

科研团队

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支)

5

10

科研平台

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个)

3

5

科研项目与经费(新增)

国家级(部级)(项)

9

12

省厅级(项)

132

150

发布国际/国家标准数量(项)

0/0

2/3

科研经费总规模(万元)

8848

20000

科研成果(新增)

核心/高水平学术论文(SCI/EI/CSSCI/SSCI/CSCD)(篇)

 

481/255

600/500

出版著作(含译著及教材)(部)

160

160

授权发明专利(件)

8

120

科研获奖(新增)

国家级(项)

1

1

省部级(全国行业协会)(项)

6

6

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五年累计)

90

100

横向项目立项数量(项)

547

1000

科技转化总规模(五年累计)(万元)

1566.7

5000

开放办学

国内校地、校校、校企合作项目(项)

260

280

国内/国际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项)

2/1

4/5

在校留学生规模(名)

240

300

派出学生交流(人次)(五年累计)

159

250

派出教师赴境外访学人次(五年累计)

31

40

教师、学生海外培训基地

3

5

办学条件

投入经费(亿元)(五年累计)

2.7

3

建筑总面积(万平方米)

40.3

50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元)

6700

12000

纸质图书(万册)

163.6

200

电子图书(万册)

217.6

300

注:“十三五”期间统计数据中,毕业生就业数据系“十三五”前四年平均数”,名称标注“新增”的项目为五年累进数据,其它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时点数据。

第三部分 发展战略与主要举措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依据发展目标,以“全面开放、优化资源、内涵发展、彰显特色”为指导,实施“四项战略”,落实“八项举措”,促进学校再上新台阶,谱写新篇章。

一、四战略

)特色兴校战略

特色取胜,是学校的发展之路。“十四五”期间将坚持“成功素质教育”总体特色,践行“追求卓越,走向成功”办学精神,持续凝聚成功素质教育动能,完善和发展特色人才培养的“三维”模式。进一步凝练环境与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艺术设计、经济管理、土木水利等优势学科专业特色;进一步推进德育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凝练教育特色;进一步加大云教材、校本教材的建设力度,凝练课程特色;进一步加大管理改革力度,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沉淀管理特色;进一步加大校园建设力度,提炼校园特色;进一步提升校园服务水准,提炼校园服务特色;进一步加快与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加大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凝练,力争取得显著成效。

 

)人才强校战略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健全“引导、激励、竞争、约束、淘汰”的队伍建设制度体系,立足学科专业人才需求,实施高层次人才计划,面向周边高校、同类院校和地方高校,挖掘与吸引并举,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队伍和一流教学团队;积极探索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科研基地为依托,以院长、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打造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加大培养力度,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和服务队伍。通过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不断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强强合作战略

通过与名企、名校、名会、名院深度合作,充分借资、借智、借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大与地方政府合作力度,开设分校区,扩张学校品牌影响力;加大与知名企业合作力度,开展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培养;加大与一流高校合作力度,广泛开展硕博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系统构建研究生培养体系;加大与一级学会、协会的合作力度,整合科研力量,汇聚行业人才,把合作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加大与一流学科院系和知名研究院所的合作力度,加大学科领域合作,共建研究中心,合作申报研究课题,促进学科发展。鼓励各学院主动结合学科专业开展强强合作,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阵地、激发新活力、彰显新形象,共营开放办学的教育生态。

国际发展战略

抓住机遇,积极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牢固树立国际化办学思路,全面加强国际化能力建设,完善国际化建设体制机制,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国际企业巨头开展实质性合作,建立科研国际化合作平台,畅通文化与学术交流、国际合作教育、国际实习、国际就业的通道,拓展学生全球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和声誉,使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多维度国际化发展成为办学新常态。

二、八举措

善办学条件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布局,缓解教学用地紧张局面,完成新校区2000亩的用地选址、建设规划和基础建设;加大学校建筑升级维护力度,逐步修缮美化教学大楼及学生宿舍。推进三馆建设:以数字展馆为起点,推进智慧展馆建设;妥善建成多功能、高标准的体育馆;馆阅升级和图书信息扩容并举,持续提升图书馆育人功能。进一步实施包括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等系列主题工程,推进环校园围墙绿化工程与文化建设,推进环梅南山景观工程,建成富有人文内涵、寓教育于环境、整洁有序的生态、环保、绿色、和谐校园。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档升级宽带网络全校通和无线校园基础建设;建立校级云平台,实现所有教学、实验及管理“云服务”;加快智慧教室的软硬件建设,实现全教学过程信息化服务与管理;建成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实现学校管理、教学、科研、学工等全面整合和资源共享利用,全面建成智慧化校园。

优化治理结构

优化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董事会、校党委、校行政同向同行的领导体制,持续推行董事会、校党委、校行政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工作机制,引入独立董事;进一步加强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提高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等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完善校党委会、校党政联席会、校务委员会等决策功能;进一步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治理功能;进一步完善党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并执行良好的信息公开制度,吸引群众力量和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治理;进一步完善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突出院系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执行功能,形成学校统筹管理、学院监督管理和专业带头人责任管理的三级管理机制。

改革治理体系。坚持依法治校,严格按照国家教育制度规范办学,全方位强化制度体系治理,修订完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实现所有业务制度全覆盖,全方位推行制治,大幅减少“请示报告-批复”频次,促进校长办公会专注学校发展重大事项;全面推行标准化体系治理,修订完善教学类标准、学生工作类标准和行政管理类标准,按质量标准体系全面施治;全力实施积分管理体系治理,修订完善教学成果积分管理办法、科研成果积分管理办法、行政管理成果积分管理办法和培训学分管理办法,加快各类成果积累速度

加强队伍建设

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师德建设与业务水平提高并重,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借名家,实施“高层次人才计划”,全力引进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杰出人才,建设院士工作站,提升硕士生导师比例,配齐学科专业带头人,实现学科带头人专家化、专业带头人教授化;引博士,设置博士工作室,配备科研助理,设置博士启动项目计划,引进和稳定一批中青年优秀博士,鼓励博士从事专职科研工作,特聘和双跨并举,引进一批科研博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力争达到30%;培骨干,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合作,进名校,听名课,培养一批教学科研骨干和管理人才,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培养一批“双师双能型”教师(双师教师占比不低于50%),加大教师赴海外访学进修支持与服务力度,加强青年博士职业发展指导评估,推进培训学分制,系统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树师德,学院成立教师发展分中心,建立长效师德师风管理机制,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关师心,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个性化跟踪服务,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切实关心年轻教师成长。

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施教授分级制度,实施博士和优秀素质导师带实验班与精英班、硕士学位素质导师带本科学生、本科学历素质导师带专科生的分类管理制度;推进薪酬模式改革,推行“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津贴(岗位、职称、课酬)+积分奖励”的工资制度;推进职称评定制度积分制改革,不设年限,打破论资排辈。

打造专业化管理服务队伍。瞄准外部高等教育顶尖管理人才,加大引进力度,充实专家顾问团队;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将懂教育、会管理、爱校敬业、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配齐年富力强、学术与管理水平高的院级领导班子;选育并举,培养建设素质优良、责任心强、稳定性和执行力俱佳的职能管理队伍,持续打造“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素质导师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一支精干高效、服务专业的现代化后勤管理队伍。

(四)调整专业布局

推进学科体系建设。优化学科结构,推动新型工科、新型文科和现代艺术学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发挥多学科优势,深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围绕区域产业战略和产业前沿,进一步汇聚整合学科资源,提高学科精度,提升学科生命力、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构建工、管、艺为主,理、经、文、法、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聚焦未来技术人才需求,推进新工科学科交叉融合和资源整合,打造人工智能+学科群,开展智慧家居、智慧教育、智能机器人、数据挖掘等方向的重大项目研究,引领学科发展;推进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进一步创特与定向,以智库建设为抓手,深度对接产业,与超大型企业深度合作,做大做强做特;进一步做实艺术学科基础,以“大师云集”为原点,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为学科细分点,以对外合作为助力,以产品设计为学科建设核心,夯实工艺美术优势学科底蕴;以提升全民健康力为导向,推进医护健康、生物医药的协同创新,以一类新药研发等项目为抓手,汇聚顶尖人才,进一步做大医学与理学学科基础,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中创特定向;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实施文学、法学等基础学科培育与强化工程,为各学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着力打造教育学学科基础,加大合作研究,推进素质教育标准的研究进程,助推教育学学科专业快速发展,确立我校教育学的影响力和地位,提振我校社会科学的实力。以新增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建设为契机,开展对标建设,推进新增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方案的实施,对照基本条件,逐项启动建设,加强学科与学位点的联动,强化学科建设对学位点建设的引领作用,以申硕为契机,切实补齐学位点建设短板,打造学科品牌。

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健全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数控制在50个以内,降低专科专业数,提高学生与专业数比例;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度达到80%以上,按照“需求导向、优化结构、发展特色、创建品牌”的专业发展要求,巩固改造传统专业,进一步创特定向,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无人机、机器人工程、中西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养老护理、导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专业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突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

加快推进专业认证。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学校工程教育专业改革的突破口,以3个申报工程教育认证专业为龙头,布局一批校内试点培育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形成“试点培育--申报受理--认证通过”的滚动建设机制,至“十四五”末期,争取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加强广信商学院AACSB认证工作领导和组织,加大对标实施力度,努力完成各项指标任务,为下一个五年通过认证打下坚实基础;加强文学、法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认证工作的力度,组织认证文件与体系指标的学习,考察通过认证的相关高校,加大对标建设力度。积极探索构建围绕学校办学特色、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清晰、明确、可考量的毕业要求,切实提升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及教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快一流专业建设。对已获批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8个专业按照建设方案稳步推进建设,成立一流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开展方案进展审核、中期检查绩效考核,完善配套政策,加大专业建设经费支持力度,实行动态激励,确保建设质量;强化优势一流专业建设,继续冲击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推进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立项进度,提升各专业建设水平,为持续申报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奠定基础。

加快特色专业建设。瞄准区域未来需求,加强产学深度合作,聚焦“智能+”,明晰特色专业发展方向扩大特色专业范围,培育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实现一院一特色品牌。人工智能-科大讯飞学院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特色专业集群,智能建造学院形成“智能+工程”专业特色,生命科学学院构建“生物医药创新人才培养”专业特色,护理学院打造“医教协同”的专业特色,广信商学院凝练“商学融合”的专业特色,文法学院强化与打造“创作班”“智能法学”的专业特色,艺术设计学院凝练由大师引领的“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专业特色,影视传媒学院打造“影视全产业链”的专业特色。推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责任制和励机制成立校院两级特色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明确校、院、系各自职责,实施特色专业负责人制度,细化特色专业建设方案,推进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特色师资、特色教材、特色课程、特色实践教学等建设,加大特色专业建设人财物力投入,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绩效评估将特色做特,优势做优

快实践教学建设加快艺术实验大楼装修进度,早日交付使用;切实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快现有教学实验设备提档升级,力争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1.2万元;组建交叉学科综合实验室,推进开放实验室建设,提升实验室创新研究功能,谋划申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地校校、校企全方位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产品研发基地、师资培养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建成一批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基地,健全多元办学格局,综合提升实习实训效果

加快一流课程建设定课程校标,推行标准课程工程;持续培育与建设一流课程,实现国家级及省级立项持续增长,大力引进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积极向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申报慕课;构建产出导向的课程体系,邀请用人单位参与课程体系建设,行业发展前沿对接,将行业与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建设应用效果好的企业行业课程资源库、真实项目案例库;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合理确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应用性强的课程体系推进立体化教材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积极参加国家规划教材招标立项,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云教材、校规划系列教材

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工程,继续落实本科合格评估的整改要求,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积极开展迎评促建工作。研究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启动学校审核评估实施方案,强化对标管理,增进要素投入,力争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使我校教学条件更加完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学改革更加深入,教学工作再上台阶。着力建设教学督导队伍,规范督导资格准入和任期考核;常态化开展校内专业、课程、试卷、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与载体的抽检与评估,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巡课制度;建立教师教学质量动态档案,将教学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和职务晋升的基本依据;完善由组织机构、质量标准、教学运行、质量监控、质量评估、信息反馈构成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闭环体系;建立以质量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坚持开展第三方质量评估,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挥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对教学质量的警示、监督和调控作用,营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

)创新培养模式

“十四五”期间将坚定不移的走成功素质教育之路,坚持践行“专业素质教育、通识素质教育、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协同推进的“三维”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围绕立德树人核心,落实“三全育人”,总结创新教育模式。持续推行全息育人德育模式,探索数智时代全息育人新模式;持续推进“开发·内化”教学手段创新,总结完善开发内化模式;全面深化新工科新文科教育,布局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以组织模式创新带动工程教育全方位深层次变革,开设政法实务、新闻传播、经济、艺术等系列大讲堂,培养具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教学模式和学习评价方式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全面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改革,探索“劳动学堂”“体育基础+特长”的教育模式,优化与增开一批公共艺术课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持续推行分类培养、分级教学,加大研究生班、创新创业学院等分类培养项目的实施力度

创新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深化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总结创新学生参赛指导经验模式,提高参赛作品水平和获奖层次,争取国家级奖项大幅增加;深化安全育人模式,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推行“一站式”学生服务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力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获批为省级示范中心;全面实施素质学分制管理体系,完善素质学分绩点管理,切实增进素质学分制的弹性;修订素质测评管理办法,增设“美育”“劳育”等项目,完善素质测评体系;修订招生制度,坚持阳光招生,节约招生支出,以提高本科生源质量为核心,探索建设覆盖全省的优质生源基地新路径,加强线上掌上宣传;探索就业指导新举措与长效机制,确保指导有实效;加大校友工作统筹力度,推行“校友在行动”主题捐赠项目,扶建“校友通讯社”志愿者社团,开展寻访校友足迹、对话校友等系列活动,设计校友返校日主题活动,推进校友参与入学与毕业教育活动,开设校友讲座课程,切实提升校友与学校的联系质量,发挥校友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反哺功能。

提升科研水平

进一步树立科研强校的观念,发挥前沿引领、教研互长、强基固本、提升品牌的杠杆作用,以科研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为先导,扎根学科专业,聚焦特色应用,持续探索特色科研的路径,提升我校科研水平。

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大力增加实验条件建设投入,加快推进一类新药研发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急危重症高仿真模拟教学实验室、木艺雕刻实验室、玉器雕刻实验室等建设和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申报组织工作;建设好现有的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人文社科基地、标准研究院、跨境电子商务研究所、智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科研所、湖北传统工艺美术手工技艺人才培养研发中心等省校级科研平台,加大校级科研平台管理和资助力度,校级科研平台实施进出机制,加强校级平台运行状况监测与考核评价,淘汰一批科研成效不佳的科研平台,助推一批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校级平台立项,校级平台总量控制在15个左右;加强平台开放工程,推进项目合作申报,争获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产出一批高质量成果,发布国际标准和素质教育标准化研究成果,实现论文、专著、发明专利、国家及省级科研奖项大幅度增加。

加大科研团队建设。进一步凝练各学院重点学科方向,聚焦重点课题,加大人才汇聚工作力度,学科内外联合,加强全校学科间的协同创新力度,学校内外联合,加大与合作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力度,促成生物医药、工商管理、土木水利、艺术设计等方向的科研团队的形成,加大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的申报组织工作,冲刺省级优秀科研团队项目,力争“十四五”时期获批5支以上团队项目。

加大项目支持力度,提升服务地方经济水平。学校牵头整合资源,加大项目指导帮扶力度;加强合作,提前谋划服务地方的大项目,切实开展基础研究,冲刺国家与省级重大专项;持续发布校级课题研究指南,落实支持政策,夯实科研基础;加强配套与服务,确保各项目顺利实施推进,产出预期科研成果;加强研究成果整理与合作报奖工作,力争实现国家与省级科研成果奖项新突破;进一步加大对横向项目的奖励力度,对科研成果转化予以积分登记,对重大横向项目提供指导和帮扶,促进学校和办学集团优先合作,形成立体化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加强学校智库建设,构建有利于智库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重点建设一批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各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服务武汉城市圈发展为突破口,汇聚学科优势资源,积极搭建产学研用协作平台,为区域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到账科研经费2亿元

)加强对外合作

加强与名企合作。立足武汉,面向世界,积极与华为、百度、科大讯飞、药明康德、湖北广电集团、广信科教集团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加大合作力度,推进产教融合,健全多元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推进人工智能学院与科大讯飞公司合作深化,加快广信商学院与国际巨头合作进程,通过进名企挂职实习等手段强化实战教学,加快影视传媒学院与湖北广电集团合作进程,深入开展专业共建、实训教学、文艺赛事、定向就业等合作,各学院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共建专业、共建企业定制班、共建实验室、共建学生创新研究平台等形式,开展师资培训科研合作,促进协同育人,形成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强化创业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结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校校、校地合作。结合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各学院积极拓展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的合作渠道,拓展与各学科专业依托的行业学(协)会的合作渠道,着重在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充分利用其先进科研教学条件,采用学术交流、高水平科研项目联合申报与合作研究、联合智库建设、专业人才联合培养、骨干教师深造培训、共建研究院等方式,提升我校整体实力与水平,尤其是加强硕博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力争增加合作数量,培养我校导师,提升办硕申博水平。主动与国内地方政府广泛联系,寻求合作支持,研判分校设置前景和方案,争取在国内开办2所分校,扩张学校品牌,扩大办学影响力;主动与地方政府各部门广泛联系,积极争取武汉市特别是高新区、江夏区的政策与经费支持,重点在智库服务、科技转化、人才培养与就业等方面开展积极沟通与合作,确保学校发展方向与地方需求相契合;加强与区域事业单位合作,加大与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合作力度,提升我校人文社科研究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创新国际交流模式,建立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深层次、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布局。积极支持教师在国际学术研究机构中任职和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文章,不断提高教师国际学术影响力,努力拓展教师海外培训基地和学生海外游学、实习基地;加强国际化能力建设,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国际化教学组织模式;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特别是开展硕士、博士联合培养、交流生互派计划、实现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等合作,增加中外合作办学点数量,重点加大与东盟地区合作力度,争取设立2-3所海外校区,开展硕博培养,力争达到5000人规模;大力引进海外优秀师资,提升长期外籍教师比例,建立聘请外籍专家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国际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加大教师海外交流访问的支持力度,有组织地选拔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学习,搭建教学管理人员海外培训平台,拓宽国际化管理视野;完善留学生教育和管理制度体系,提高生源质量和层次,留学生规模稳定在290人左右,重点开拓东南亚地区的招生项目;扩大全媒体宣传,完善学校英文网站建设,加强与国内、国际媒体的合作,加大学术成果和校园文化的宣传力度,力保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持续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八)凝练学校文化

建设“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大学文化。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精神内涵的凝练和归纳、传承与发扬,唱响校歌、牢记校训、高举校旗、佩戴校徽等并举,充分彰显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提升社会认知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书育人要求,使“追求卓越”精神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师生共抓“追求卓越”精神的落实,“追求卓越”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崇高追求、优良品质和自觉行动,师生共同秉承“整体意识”“领先精神”“创新思想”“扎实作风”,在教与学的每一个细节中落实文化内涵。学生当志存高远,躬体力行,向在学的每一天要成绩;教师当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把每一项工作做好

持续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弘扬主旋律,坚持打造梅南讲堂、大学生成功素质展示节、大学生社团文化节、校园魅力人物评选、红色网军、校园微矩阵等文化品牌和文化名片,积极培育一批劳动学堂”等新的校园文化项目,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文化创造力,形成具有武昌理工学院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有效开展扶贫、支教、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党员讲师团、“大手牵小手”等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外溢;实施校园景观建设文化工程,策划实施道路、楼堂馆所、实验室等卓越教授、卓越校友的命名工程,争取在生态环境、校园安全、校园文明、校园活动、校园学习氛围及文化底蕴、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绩,力争绿色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双创校园、平安校园、魅力校园建设再上一台阶。

第四部分 发展保障与监督落实

一、政治保障

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学校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建设,进一步强化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注重党员教育管理,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健全党内民主评议机制,拓展党内民主监督渠道,加强党务公开。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完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和党支部定期学习机制。改进完善教职工集体学习制度。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红色网军”建设,牢牢掌握舆论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深入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坚定广大师生和党员群众的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加强工会、共青团、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工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好教职工代表大会,关心关爱贫困、弱势教职工群体,为广大教职工谋福利;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带动学、协会建设,实施“青年红色逐梦之旅”,提升团组织活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加强统战工作,做好校内少数民族师生宗教宣传教育工作和协调服务工作,积极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做好各级人大、政协代表和委员来校调研的服务工作。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立完善自查自纠机制,切实落实党委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监管,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二、经费保障

一是投资方将在“十四五”期间再投入3亿元,确保办学经费持续增长;二是启动“产学研创效计划”,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和校企合作,增强“造血”功能,向学校发展注入人财物力;三是加强战略合作,引入三方资本,共筑合作办学之基;四是挖掘社会捐赠和校友反哺教育渠道;四是加强项目牵引,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支持;五是拓展融资渠道,利用金融杠杆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母体追加投入、战略合作力量、产学合作支持、社会捐款、校友捐赠、项目获批资金、银行贷款等方式,多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实现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同时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合理配置资源,重点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要强化办学成本意识,增强全员节约观念,建立健全节能降耗长效机制,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全面实行预算管理,确保有限的办学资源围绕规划的实施发挥最大效益。

三、组织保障

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强化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加强对“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宣传和学习力度,增进学校各学院、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对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举措的认同感,将各单位的工作放在学校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和推进。

做好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规划与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的衔接,围绕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各职能部门撰写子规划,各学院做好学院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并做好规划目标任务的细化分解,明确各有关部门、单位的阶段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实施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对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要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向全校师生公布。

四、制度保障

加强任务保障,狠抓规划落实。学校各部门要依据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层层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学校将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发展规划的落实提供保障。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要随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与时俱进,做到规划的政策性与执行中的灵活性相统一。把改革作为实施规划的动力,把发展作为规划的主题,把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作为实施规划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校形成落实规划的浓厚氛围。

实施科学评估,加强过程管理。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将作为重要依据纳入各单位主要领导的绩效考核范围,依据考核办法、积分管理办法等制度予以落实。同时,学校将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与控制,在强化规划实施年度检查的基础上,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及时把握规划实施情况,确保学校事业发展沿着规划描绘的蓝图前进。